雖然應用程式鏈在 2022 年才開始流行,但 Cosmos 在 2016 年就已提出了 ”區塊鏈互聯網 “ 的願景。
Cosmos 是當今應用鏈革命的發源地,而 Celestia + Cosmos 應該是應用鏈的最終形態。
每個 加密貨幣 社區都有著不同的願景,這也導致了不同的 區塊鏈 設計,比如:
- 比特幣 >> 數字黃金 >> 簡單但安全的鏈;
- 以太坊 >> 世界電腦 >> 第一個可編程的區塊鏈。
但 Cosmos 不一樣,Cosmos 認為區塊鏈是一種 “ 社區電腦 ” ——它使一群人能夠以數字的方式進行合作。
因此,Cosmos 著手實現 2 個目標:
1. 使任何社區能夠啟動他們自己的區塊鏈;
2. 將這些鏈連接在一起,形成 “ 區塊鏈互聯網 ”。
- 對於 1,他們建立了 Tendermint 和 Cosmos SDK,使人們建立區塊鏈的軟體編寫變得簡單。
- 對於 2,他們建立了 Interchain 標準,如 IBC 和 Interchain 帳戶,使跨鏈變得簡單。
這些工具是研究和工程天才的壯舉,在今天的應用鏈生態系統中,我們都受益於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具。
只要看看 MapOfZones,就會感歎這是多麼壯觀的景象:
但 Cosmos 的夢想更大。現在我們看到的區塊鏈互聯網與它將成為的互聯網相比還是一個小孩子。
互聯網從 1982 年的 50 臺伺服器發展到 2022 年的 2 億臺,區塊鏈互聯網也將同樣發展到數百萬條鏈,在 IBC 上進行數萬億美元的交易。
不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Cosmos 需要解決當前架構的兩個問題:
- 啟動一個新鏈的高開銷
- 鏈之間沒有共用安全
現在讓我們來逐個分析。
雖然 Tendermint + Cosmos SDK 使軟體編程部分變得簡單,但要啟動你自己的鏈,你仍然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共識網路,包括驗證器和 PoS 代幣。這要比軟體部分要難得多。
Cosmos 目前也沒有共用安全,雖然 IBC 是目前最安全的 跨鏈橋 技術,但仍然存在跨鏈橋資金被盜的風險。我們需要讓跨鏈橋在默認情況下是安全的,這樣價值才能在鏈間自由流動。
Web2 採用了雲計算等技術,極大地減少了啟動和擴展網站或網路應用的開銷。Web2 還從 http 升級到 https,以在默認情況下通過 Internet 安全地進行資訊交換。
我們需要對 Web3 和 Interchain 進行類似的升級,以解鎖更高層次的應用鏈。這就是 Celestia 發揮作用的地方。
Celestia 的模組化架構可以輕鬆啟動新的區塊鏈並安全地連接它們。新鏈只需接入 Celestia 現有的共識網路,而不是從頭開始創建一個新的網路。然後,Celestia 作為這些鏈之間的共用安全層,從而在它們之間建立最大安全的橋樑。
因此,Celestia 是 Ethereum 和 Cosmos 的綜合體,這給應用鏈帶來了:
- 共用安全;
- 易於部署;
- 主權;
- 可擴展性;
Celestia+Cosmos 的組合將使我們從數百個應用鏈到數百萬個,從 IBC 上的數十億交易擴展到數萬億交易。
我們不應該僅僅尋求建立簡單的區塊鏈互聯網,而是要追求“模組化”的區塊鏈互聯網。